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做好2025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鲁汛旱发〔2025〕1号)文件精神,定陶区水务局高度重视、全 面统筹,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目标,全 面压实责任、细化举措,扎实推进各项汛前准备工作。
一、强化防汛队伍建设,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汛前,定陶区水务局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专题会议,明确防汛工作责任人,认真总结过往经验教训,多管齐下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会议对防汛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按照科级干部包联制,以定陶新河为东西界,人民路和京九铁路为南北界,将城区划分为6大片区,由6名科级干部分别带队,对城区25座蝶阀、13座排水泵站、6处城市低洼路段、68座水闸等重点部位,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确保任务明确、职责清晰。同时,组建了一支30人的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待命应对突发情况。河道管理大队加密河道巡查频次,密切关注河道水情变化,统筹调度上下游涵闸联合削峰,保障河道平稳运行。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 导带班制度,确保汛情、雨情、险情能够及时传递,提前预警、及时防范,一旦出现险情能够迅速反应、高效处理,确保安全度汛。
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科学调度防汛工作
依据省防指新要求,定陶区水务局对《菏泽市定陶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菏泽市定陶区河道防洪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重点完善预报预警流程、应急响应等级及行动措施等内容,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计划于6月底前组织开展防汛综合演练,模拟极端气象条件下的堤防抢险、防洪排涝、群众救援等场景,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增强汛期防范意识,加大隐患排查整治
为做好城区防汛工作,定陶区水务局对防汛任务进行了系统安排、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对重要部位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确保任务到人、职责到位。汛前,组织人员对城区内雨污管网、排水泵站、蝶阀、低洼易涝点等进行全 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立即整改。持续推进城区雨污管网排查修复工作,完成滨河路、陶驿路雨水管道清淤治理1.8公里。对4万吨泵站旁的老泵站进行重建,安装电动蝶阀、电动格栅,配备双电源系统,实现双泵站协同运行。对全区42座水闸、2座水库进行全 面排查和设备检修维护,确保排查无死角、整治无后患,保障防汛期间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同时,结合河湖“清四乱”工作开展河道整治,依法严格处置妨碍河道行洪的突出问题,全力维护良好的河道管理秩序。
四、充实防汛物资储备,筑牢防汛安全基础
为提升防汛应急能力,区水务局按照“分级储备、前置预置”原则,全力做好防汛救灾物资保障工作,组织建立了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抢险队伍为骨干、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区共建立24支防汛应急救援队伍1200余人,其中区直部门11支,社会救援队2支(斑马救援队、天马救援队);落实储备防汛袋、砂石料、救生衣、冲锋舟、排水泵等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共计1000余万元。确保遇到险情时“拉的出、运的到、用的上”,至大限度地减轻因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加强部门协同联动,优化防汛指挥机制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定陶区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细化区防指职能,建立应急、水务、气象、农业、综合执法等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在汛期,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和雨情、水情、险情发展变化,统筹水利工程调度,及时掌握防汛信息,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严格执行“提前避让、预防避让、主动避让”三避让原则,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各部门、各防汛应急抢险队,确保信息畅通、指令畅达。严格执行预警叫应机制,构建直达防汛班组负责人的预警体系,做到及时防范、快速处置突发险情。
张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