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 08月 07日 星期四
山东禹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禹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客服热线:

0537-6702222

新闻中心
地方水事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地方水事
一屏统览一图感知 一键直达 莒县探索构建“智”水新格局
2025-07-29 08:06 返回

莒县紧抓国 家级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省级数字孪生流域试点等重大机遇,全力打造基于水利工程基础数据底板及“网机两端”调控支撑的“智慧水利”信息化平台,构建水利运行态势“一屏统览”、风险隐患“一图感知”、调度指令“一键直达”的智慧管水新格局,为守护河湖库安澜注入强劲智慧动能。

一、网机两端,上云驱动,筑牢智慧管水“数字化”底座

莒县智慧水利平台以系统思维建设综合驾驶舱、水库矩阵、袁公河流域数字孪生、水利一张图、水掌云APP5大功能模块,旨在实现水利业务系统由分散向信息化、资源集约节约化管理转变。一是筑牢网端数据底座。整合数字水库管理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文信息监测系统等,接入气象卫星、测雨雷达和全县565处雨水情、视频监控、流量监测站点等前端感知设备数据,构建调度数据资源库,织就雨水工情全天候、立体化动态监控网络。二是机端延伸服务触角。采用电脑端平台手机端“水掌云”APP相结合的形式,用户不仅可通过“水掌云”APP随时随地查询县域实时雨水情、视频监控、工程档案、预警信息等关键数据,还迭代升级预警信息靶向推送、风险隐患在线填报处置等功能,实现预警信息“秒级直达”、现场险情“即拍即传”。三是数据上云多维驱动。平台基于日照市政务云搭建,高效率使用4台云主机、3台云数据库,依托云端强大的存储与计算能力,构建起稳定可靠的“数据中枢”,助力水利工程模拟仿真、流域态势推演等复杂场景精 准运算,实现用户统一认证、入口统一访问、服务统一调度,真正以云端的“算力存力运力”多维驱动,推动水利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判”、从“分散处理”向“协同联动”转变。


二、监测预警,联调联控,织密防汛抗旱“精 准化”防线

平台深度融合“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实时接入雨情、水情、墒情、工情、视频和气象等各类监测站点数据构建了覆盖水旱灾害防御全链条的数字化智慧防汛体系一是构筑预警“三道防线”。洞察“空中雨”,接入气象雷达、卫星云图及5km*5km网格预报,提前24小时预测面雨量落区,为水库预泄、人员转移赢得先机;感知“落地雨”,依托262处雨量站网汇聚分钟级降雨数据,结合产汇流模型精 准预报洪水过程,实现预警关口前移、风险早定位;监控“河道水”,通过254处水文站实时采集河道水位流量,利用水动力学模型跟踪洪峰演进,精 准预报下游水情,支撑闸坝科学联合调度。今年入汛以来,已精 准发布山洪灾害等预警信息446条,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二是科学预案联调联控。以县级水网示范区建设为引 领,以流域为单元,对上、中、下游重点工程实行“联调、联运、联防、联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平台通过动态分析流域降雨径流特性与工程调蓄能力,自动生成调控预案,达到防洪调蓄、灌溉调水、生态补源等重要功能科学调配的目标。在去年7次强降雨防御应对中,实现对全县水库、骨干河道的联调联控,累计拦蓄洪水2.08亿立方米,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今年上半年,调度大中型水库向河道、灌区放水补源10次,累计放水量5700立方米,灌溉农作物13万亩三是联动调度闭环处置。依托“水掌云”APP,将预警信息和处置指令“一键直达”河湖长、水库管理员等一线责任人,形成“风险预警应急响应资源调配人员指挥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有效构建“人防技防”协同的智慧防汛体系,大幅提升指挥调度效率。今年以来,已组织抗旱会商4次、防汛日常会商4次、强降雨防范应对会商2次,组织各类防汛演练38次。

三、流程上图,信息互联,构建工程管理“标准化”体系

以国 家级县域和水库运行管理矩阵试点、袁公河流域省级数字孪生先行先试及数字河湖建设为契机,依托智慧水利平台,提升全县水库及水利工程规范化运行管理水平。一是数字场景应用。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及全息影像拍摄,对全县206座水库及溢洪道闸门启闭机房、防汛仓库等重要枢纽工程进行数字映射,着力打造“数字化”水库;建设4套无人机蜂巢系统,利用无人机对河道、堤防、水库、闸坝等重点水利工程开展智慧巡查,结合电子围栏与AI技术,精 准捕捉河湖“四乱”等违规行为,通过“水掌云”APP派单,迅速调配事发地点管理人员前往现场,对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2025年,各级河湖长及河管员依托平台完成3.4万余次河湖巡查,清理210处“四乱”问题。二是管理流程再造。搭建水库矩阵安全管理平台,嵌入52条横向矩阵建设标准,15条纵向工作流程,整合206座水库注册信息、工程数据等各类信息66.5万条,与山东省水库矩阵系统联通,每天更新信息约1万条,利用数字孪生、水利专业模型、AI识别等技术,实时生成监测预报、雨水情分析和应急预案,实现水库全生命周期管理“横向标准化、纵向流程化、全向信息化”。三是社会共建共享。面向公众推行“码上监管”模式,对283处重点水利工程赋码建档,扫码即可获取工程信息、实时反馈问题,同时将全县968处移民工程纳入平台管理,管理人员通过智能工单系统实现“在线监督智能派单限时办结结果反馈”全流程闭环管理。结合现场巡查与后台检查建立“双线巡查”制度,实时追踪后扶项目资产作用发挥、工程巡查任务执行情况,为工程维护、除险加固等提供数据支撑,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精 准管控水平。


二维码
电话:0537-6702222 地址:济宁市任城区太白西路盛基国际B座1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