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维筑牢防汛防线,织密群众安全保障网
责任体系全覆盖,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市级层面明确县、镇(街)两级防汛行政责任人20人;聚焦水库、塘坝、堤防等防洪工程,落实448名防汛责任人;针对1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430亩农田易涝地块、1个化工园区等防汛重点部位,精 准匹配49名责任人,实现风险点“专人盯守”,创新推出“一图一册”管理模式,将所有重点部位精 准标识上图,责任人信息汇总成册,真正实现“每一处风险都有人管、每一项责任都有人担”。
工程基础强根基,从“隐患点”到“安全线”的全 面升级。聚焦“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各类水利工程建设与修复。17处水毁工程在汛前全部修复,7座病险塘坝除险加固工程,白马河、辽河水系连通,小型水库维修养护,国家蓄滞洪区维修养护项目正按年度计划正常推进。
隐患排查无死角,“拉网式”整治筑牢风险防线。秉持“防指牵头抓总、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为主”原则,组织各镇街和市防指成员单位深入开展汛前拉网式排查,完成单位自查、行业检查、防指综合检查。共发现河道堤防、水库、城市易积水部位、农田易涝地块、工矿企业类等36个风险隐患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早清零。
科技赋能监测预警,让“数据”跑在“汛情”前。114座大小型水库实现大坝照明、坝体测压、遥测水情、图像传输“四个系统”全覆盖,全部配备值守房、落实“巡库员+村干部”AB角值守制度。完善洪水监测预报系统(水文测报系统、小型水库雨水情及纳雨能力分析系统),实现河湖库水位实时监测、动态预报。数据“上云”、信息“共享”,让防汛指挥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决策”,为精 准预警、科学调度赢得先机。
预案修编重演练,从“纸上”到“实战”的转变。组织各级各部门修编河道防洪、镇村防汛、群众安全转移等各类防汛应急预案。市级修编完善了西苇水库、泗河、白马河等25个重点河湖防御洪水方案。同时,根据修订的预案,扎实组织开展防汛演练。5月21日,承担了济宁市防汛抢险演练管涌抢护科目演练。6月10日,邹城市组织开展了防汛应急演练,精心设置了人员转移、铺设彩条布、加固安全墙、打桩固堤、管涌抢护等科目。各演练均达到预期效果,同时,指导各镇街完成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
物资队伍双保障,“有备”才能“防患未然”。构建“专业+社会”的保障体系,成立由69名专家组成的防汛抗旱专家委员会,为抢险提供技术支撑;组建37支防汛队伍,1200余名队员涵盖机关干部、专业抢险人员、志愿者,实现“镇街有队伍、部门有力量”。在物资储备上,邹城市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库按省级规范化标准配备46种物资,包括龙吸水排水车、冲锋舟、发电机、编织袋等,总价值超1700万元,2024年4月成为济宁市首批“山东省水旱灾害防御物资管理规范化”单位。此外,通过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等方式,储备挖掘机、砂石料等应急物资,形成“库里有储备、社会能调动”的多元保障格局。
精 准转移护民生,“三个强化”筑牢群众安全屏障。邹城市防汛转移任务艰巨,涉及60座头顶库、53座头顶坝、164个山洪灾害村及1处湖东滞洪区,覆盖2.88万群众。市水务局创新“三个强化”机制,确保实现“精 准转移、安全避险”。一是强化预案体系建设,对危险区群众逐户摸底,为每个村庄制定“一案、一图、两表”,防御预案明确处置流程,转移告示图张贴在村口显要位置,网格化包保表与特殊人员帮扶表细化责任,确保“谁转移、转移谁、怎么转”一目了然。二是强化实战化演练,以“练协同、练流程”为核心,让群众牢记转移路线、安置点位置,让责任人熟练指挥调度。三是强化刚性转移机制,严格执行“四个一律”指令,雨量达预警值、险情异动、风险不明、夜间遇险时必须转移,紧盯“转移、安置、防返”关键环节,坚决杜绝次生灾害。
二、饮水灌溉两手抓,夯实民生生产双保障
抗旱保饮解民忧,贯通4.8公里“饮水生命线”。近期,邹城市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降雨量显著减少,导致农村供水个别片区水源水位降至供水临界值,特别是城前镇北王水厂面临严重的水源补给不足问题。为切实保障居民正常供水需求,邹城市水务局迅速行动,第 一时间启动应急供水预案,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推进备用水源连接工程。在工程推进过程中,邹城市水务局高度重视团队协作,与城前镇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高效协调解决迁占等一系列问题。邹城公用水务有限公司迎难而上,直面高温酷暑、工期紧迫、任务繁重等多重挑战,仅用4天时间,成功铺设管道4.8公里,于7月14日晚顺利完成城前镇西尚河廊道井水源到北王水厂供水工作,有效缓解了城前镇北王片区33个村、1.6万群众的供水紧张状况,为该区域的供水安全筑牢了防线。
小灌区发挥大作用,筑牢夏季“灌溉保障网”。为确保作物顺利生长,邹城市水务局密切关注夏季水情和天气变化情况,细致调研墒情旱情,充分发挥灌区职能,利用莫亭水库的优势,及时开闸放水,使水库周边村庄的农民灌溉农田,做到能灌尽灌。水库管理人员对水库周边的村庄进行调研,了解群众农田灌溉需求,深挖农田灌溉潜力,对水库、灌溉闸、输水洞、引水渠等主要灌溉设施加强巡查,协调解决用水矛盾,竭尽全力保障农民灌溉用水。截至目前,为20余个行政村累计供水300余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万亩次。
于杰薄 海龙 孔一丞 齐方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