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滕州市城乡水务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盯紧河道水库、在建水务项目、污水处理厂等部位,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把“责任落实、风险管控、安全监督、教育培训”四个关口,***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严把“责任落实”关,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全力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职责、细化责任、抓好落实。一是加强组织***。先后召开14次党组会议、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局主要***、分管***坚持每月带队检查安全生产,全年共检查企业、项目18次,现场建立问题隐患清单并督促落实整改。二是压实监管责任。动态调整安全生产委员成员,分级制定了水务系统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与局机关9个科室、局属4个中心、监管5家企业签订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水务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三是拧紧责任链条。将安全生产纳入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制度,指导督促各单位编制《全员安全生产生产主体责任清单》,构建从企业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对2个中心、4家企业、6个在建项目进行驻点监督,完成滕州市水发集团安全总监配备,有力推动各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严把“风险管控”关,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治理
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预防事故的重要举措和长期任务。一是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月、安全生产月、防风险保稳定、拉网式大排查等8次专项活动,同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边督导、边执法”,联合业务科室组成执法检查组,多次对在建水利工程项目、污水处理厂、水发集团进行督导检查,全年共开展督导检查47次,邀请水务专家查隐患9次,发现问题隐患114条,已全部落实整改。二是驻点监督安全检查。抽调水务系统业务骨干12人,对项目工地、河库工程等进行驻点监管,严格落实“五到场”“五必查”,指导帮助驻点单位健全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开展培训教育。全年驻点监督人员排查治理问题隐患96条。三是风险隐患自查排查。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水工程运行、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督促各单位、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定期开展隐患自查自纠,确保了每个环节、每个部位都排查整治到位。全年各单位共自查整改隐患551条。
严把“安全监督”关,认真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根据“三管三必须”原则,着力加强水务领域重点部位安全监管。一是在建水务项目监管。督促参建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持续强化高边坡、深基坑、涉水作业等现场安全管理。全年开展建设项目安全检查26次,下达整改通知11份。二是水工程运行监管。以水库、闸坝安全为重点,督促各工管单位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调度运用规程,深入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自查,整改安全问题96条。立足水利工程管理范围防溺水职责,印发《防溺水工作方案》,落实巡查检查、隐患治理、宣传引导等防溺水工作。三是污水处理厂监管。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围绕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作业等重点,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等审批制度和操作规程。全年开展安全检查22次,下达整改通知18份,均已完成整改闭环。
严把“教育培训”关,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坚持以培养安全理念为先导,着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事故预防控制能力。一是开展学习培训。开展了安全生产“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活动,编制了《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汇编》,组织各企业负责人、安全总监参加“八抓20项”专题考试,合格率100%。督促企业全员注册“学习强安”参加学习培训。全年水务系统各单位共组织安全培训128场,培训学习人数3900余人次。二是开展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事故案例警示、双月警示教育等制度,组织集中观看《红线》《安全生产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专题片》等多部生产安全事故警示专题片,深刻吸取教训,树牢安全意识。全年水务系统各单位共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68余场,参与1700余人次。三是开展应急演练。制定修订了系统内多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全年水务系统各单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27场,拉动队伍37支,参演人数700余人,取得了良好效果。
张存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