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至2日,莒县普降大雨,平均降水量43.7毫米,折合水量约为7960万立方米,将近2个峤山水库的水量。此次降水有效缓解了持续月余的旱情,全县水库、河道蓄水量明显增加,农田土壤墒情显著改善。1-2月,全县降雨仅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6%,缺墒区域占比达到82.6%。
在此过程中,县防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提前36小时启动会商研判机制,组织气象、水文部门加密监测频次,滚动发布雨情预报。县气象部门依托智慧气象平台,制作发布《重要天气公报》《莒县气象简报》等服务材料,向全县20个乡镇街道推送预警信息12万条次,并择机实施了1轮人工增雨作业,有效提升降水效率;水文部门实时监控沭河、大中型水库等重点区域降雨情况,为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提供精 准依据;农业农村部门抓住雨后墒情利好窗口,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查看冬小麦生长情况,指导农户及时追肥防病。
当前全县在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2024年水毁工程修复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县防办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动态调整水库蓄泄方案,做到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充分发挥县防指平台“汛时防汛、旱时重旱”的双重作用。
气象部门预报,未来1-2天,全县仍有雨雪天气过程,县防办将持续跟进服务,织密从监测预警到田间管理的全链条防护网,为保障粮食安全、守护民生福祉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