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稳步推进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莒县制定了“五个到位”的改革措施,建立基层管水组织,实施***补贴、节水奖励等机制,推动农田水利设施良性发展,目前已完成改革面积65万亩,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协会运行到位,落实工程管理责任。成立16家镇级用水合作组织,落实对镇级和村级农田灌溉工程的统一管理和维护。一是负责统一供排水和管水,科学制定用水方案,及时合理放水,保证田间含水量在合理区间。二是负责辖区内泵站及其渠系维修和管护。水管员定期对泵站和渠道等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水利设施整洁完好,同时用水合作组织定期督查考核,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负责对水管员进行管理。探索实施了百分制、工日制、失职处罚制相结合的考核机制,由镇合作组织根据年度考核办法进行统一考核,年底按3项考核成绩确定水管员全年报酬,同时为每名水管员每年购置34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保额主要是意外伤害险20万元和医疗费4万元,有效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计量设施到位,建立用水计量体系。强化农业用水计量设施体系建设,建成“莒县智慧水务系统”,与农田灌溉系统等平台兼容,完善农业用水计量网络,实现农业用水在线监测、远程控制和线上考核,逐步推进全县农业用水在线监测计量,满足了灌溉水量计量精度要求,节约了计量设施成本。目前,莒县改革到位片区配套计量设施3001台套,其中雷达式用水计量设施29套,管道式流量计45套,移动式计量设施14套,移动式水表2913套。
三、水权明确到位,划定合理用水配额。按照水、旱田综合定额计算,将农业取水许可证发放到各乡镇和各大中型灌区管理单位,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莒县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了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水平,一般经济作物达到了水利工程全成本水平,水费计收基本到位。目前,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定在352方/亩,小型灌溉片区293方/亩,共计用水量1.26亿方。据统计,2020改革区实际用水547.49亿方,节约用水407.78万方;2021年改革区实际用水665.53亿方,节约用水368.13万方。
四、水价核准到位,明确科学供水成本。根据《关于调整日照水库等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价格的通知》,按照补偿运行维护成本核定用水价格,确定青峰岭、仕阳水库向农业供水价格以斗口为计量点分别为每立方米0.09元和0.08元。田间工程根据不同地块和不同灌溉方式,由县发改局核定价格在0.6—0.96元区间,费用缴入镇级用水合作组织,专款统筹用于本镇范围内泵站设备、渠系等供水设施的维护保养,使用情况每年公示。
五、长效管护到位,确保工程长期运行。建立农业用水***补贴机制与农业节水奖励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对参与主体进行***奖补,调动用水合作组织和群众参与水价改革积极性。截至目前,莒县共落实***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493.7万元。组建公益性国有公司 “莒县清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公司”,设立了“莒县水利116服务热线平台”,24小时受理服务电话,专职负责难度大、不易维修的农田水利设施,同时各乡镇也统一设立“116”服务热线,承担辖区内对用水合作组织的监管和考核,确保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及时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