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的水有时候浑浊,现在打开水龙头,清清爽爽的,做饭喝水都踏实!”7月8日,记者来到沂源县悦庄镇王家泉村,王大娘拧开自家水龙头,看着清澈的自来水,脸上笑开了花。这是沂源县“2+6+N”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惠及群众的生动一幕。
系统谋划下好“先手棋”
“工程启动前,我们联合卫健、环保等部门跑遍了12个镇街的薄弱村,用快检设备测水质、记管网老化情况,光是‘一村一档’就建了629份。”沂源县水利局城乡供水科科长马有国介绍,通过全域摸排,精 准掌握了水源风险点、群众诉求等关键信息。
明确“两年攻坚”实施方案:2024年投资2亿元延伸开发区管网,覆盖102个村;2025年投资5.8亿元改扩建6处水厂,新增覆盖337个村。“我们要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让城乡居民喝上放心水。”县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爱国强调。
为保障推进,沂源县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高规格指挥部,建立“三级包保+五方联动”工作机制:县领 导包联镇街、部门包片重点村、镇村干部包村到户;水利牵头抓总,发改财政保障要素,自然资源优先供地,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卫健强化水质检测。配套任务、责任、进度三张清单,实行“红黄蓝”三色管理,构建“指挥部统筹、专班推进、挂图作战”攻坚体系,纪委监委开展“清水护航”专项督查,县人大、县政协开展多次现场调研督导,保障工程廉洁高效推进。
精 准攻坚 跑出“加速度”
“针对不同村的情况,我们分类施策。”沂源县水利局三级主任科员郑兰荣指着施工图纸介绍,“像管网老化的村,全换成PE管;水源不稳的,就建蓄水池或联村并网;水质有隐患的,一律装净化消毒设备。”
在燕崖镇的施工现场,镇办干部正和村民沟通管道走向。“刚开始有村民担心占地,我们带着设计图上门讲政策、算长远账,大家都支持了。”副镇长崔基成说。
据了解,2024年项目已完成投资2亿元,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65%、水质达标率90%;2025年项目全 面开工,目前已完成年度任务的62%,计划9月底建成试运行。
资金保障同样给力。“2024年发了2.58亿元专项债,还贷了3亿元,今年又发了1亿元专项债。”徐爱国说,各部门50余名骨干、300余名镇村干部下沉一线,加上每月“擂台比武”和临时党支部的带动,工程推进蹄疾步稳。
长效管护引来“幸福泉”
“光建得好不够,还得管得好、长受益。”县自来水公司经理段会泉指着开发区水厂的智慧供水自控系统屏幕说,“你看,我们的系统集成水源、水厂、管网、户表数据,实现‘源头到龙头’全链条数字化监管。”
目前,县里推行“县域统管”模式,自来水公司专业运营,村级水管员日常维护。“水价是‘基本价+阶梯价+财政补贴’,既保障运行,又不让群众多花钱。”段会泉解释。
在西里镇集中供水数控中心,村民杨大姐刚办完开户手续:“这里15分钟就能办完,有问题打24小时热线,响应可快了。”据介绍,全县已建12个镇级服务站,水利、卫健定期检测水质,干部还上门宣传,大伙对供水工程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等工程全 面完工,45万农村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徐爱国说,这股“幸福泉”将持续滋润沂源乡村振兴路。
张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