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水利局坚持把小型水库巡库员公益岗位建设作为促就业保民生的重要突破口,在组织***、队伍建设、专业管护等方面持续加力,进一步深化基层小型水库运行管护工作,积极探索小型水库“巡库员”工作机制,创响“朐水·益”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县255个小型水库巡库员已全部上岗到位。
一、做好“组织***”文章,夯实岗位开发基础。一是高规格推动。县级层面率先出台《临朐县巡库员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方案》,成立工作***小组,统筹推进全县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镇级层面及时召开工作推进会议,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加强对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岗位开发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高质量协同。明晰县镇村三级管理权责,水利部门负责岗位职责明确、监督考核,人社部门负责人员设定、岗位设置,乡镇负责人员组织、招聘、管理、培训,形成多级联动、部门协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三是高水平保障。在岗人员工资由省、市、县三级分担,按照农村每人每月608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并全部投保人身意外险,确保巡库员队伍建设与稳就业的双赢。
二、做好“队伍建设”文章,增强岗位开发动力。一是严筛选。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对安置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的托底安置作用,各镇(街、园、区)通过组织摸排、民主推荐等方式,严格筛选待岗对象,自主开展岗位招聘,不断提升岗位适配度。二是重审核。组织县水利局、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单位组成联审小组,对各用人岗位开发情况进行审核,合理核定公益性岗位的数量、条件、补贴,确保岗位开发规范有序。三是强培训。围绕水利工程管护标准、水库常识、巡查要点等内容,采取网络课堂、交流互助、例会制、现场教学等形式,分批次、常态化开展上岗集中培训,做到人适其岗、位适其人。
三、做好“专业管护”文章,提升岗位开发水平。一是岗位“职业化”。结合工作实际,将工程巡查、水位观测、日常维护、库区清洁等工作纳入巡库员工作范畴,严格员额核定、考核纳入、薪酬保障、合同签订等程序,推动小型水库巡库员职业化管理。二是运行“规范化”。制定《临朐县小型水库管理工作规程》,编发《临朐县小水库标准化管理手册》,推进水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上墙公示,规范小水库标识标牌、管理设施、调度与操作、日常检查、维修养护等标准,确保所有水库均到达“四有”“九个一”标准。三是管理“智慧化”。将巡库员信息录入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科学设置巡检内容配置、巡检记录管理、巡检轨迹查询等模块,通过手机APP实行信息化动态巡护,实现“巡护轨迹—问题发现—问题上报—整改销号”全链条信息化闭环管理。
四、做好“督导考核”文章,优化岗位开发效能。一是建立抽检考勤制度。由各镇(街、园、区)负责,通过随机走访、调查问询等方式,随机抽检巡库员日常履职情况,严格杜绝“有岗无人、人岗不符、在岗不履职”的情况发生。二是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临朐县小型水库巡库员管理工作考核细则》,细化巡库员的管理目标、管护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各乡镇按月对巡库员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赋分考核,同时将赋分结果报县水利局、人社局审核备案,考核结果将作为巡库员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三是完善动态调整制度。按照“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模式,由县人社局按季度对巡库员的日常表现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对于考核评价不达标、不符合公益岗位聘任条件的予以解聘,确保管理机制规范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