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以来,邹城市水务局充分发挥政务公开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服务,将汛情信息、防汛举措、应急响应等关键内容及时传递给社会公众,为打赢防汛攻坚战筑牢“信息防线”。
一是公开防汛责任体系,筑牢责任根基。重新明确了市、镇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责任体系,落实包保责任制,共落实重点水利工程政府责任人、水库主管部门责任人、水库管理单位责任人以及小型水库、塘坝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659名,并及时做好公开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完善修编了县、镇、村三级防汛抗旱河道、水库、山洪灾害各类方案预案523本,为汛情的分析推演、预测预报及精 准研判筑牢了根基。同时,公开汛期值班电话以畅通咨询沟通途径,保障防汛队员在接到汛情消息后能迅速行动。
二是多渠道公开汛情信息,确保全民知晓。邹城市水务局建立了“线上+线下”多渠道发布机制,线上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平台,更新降雨量、河道水位、水库蓄水量等数据,推送汛情通报和防汛提示,让群众随时掌握汛情动态。针对应急响应情况,邹城市水务局严格按照应急响应级别,第 一时间公开响应启动、调整、终止等信息,以及相应的防范应对措施。线下在社区公告栏、公交站台、水库周边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利用应急广播滚动播报重要信息,确保信息覆盖到每一个角落,特别是老年群体和农村地区群众。截至目前,邹城市向行政责任人和预警信息发送人员发送5077条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短信25000条。
三是公开防汛关键举措,接受社会监督。邹城市水务局将防汛物资储备、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进展及时公开,成立由69名专家组成的防汛抗旱专家委员会,为抢险提供技术支撑;组建37支防汛队伍,1200余名队员涵盖机关干部、专业抢险人员、志愿者,实现“镇街有队伍、部门有力量”。在物资储备上,邹城市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库按省级规范化标准配备46种物资,包括龙吸水排水车、冲锋舟、发电机、编织袋等,总价值超1700万元。通过公开这些信息,既让群众了解防汛工作的扎实推进,也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下一步,邹城市水务局将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根据汛情变化动态调整公开内容,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权 威性,让群众在防汛工作中“看得见、听得懂、能监督、好参与”,凝聚起防汛的强大合力,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于杰、薄海龙、张浩生